林彪虎将龙书金(一)

壹
1993年,刘华清将军于广州军区留园会议室召开调查研究会,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列席。当时,见将军白发苍苍,行走缓缓;端坐主席台插话,乡音重,语速慢,不温不火,间或停顿许久,言者不急,闻者急煞也。
皓首银发,温文尔雅的刘华清将军,其时以届古稀之年,出任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受邓小平之嘱,主持军委工作,人谓“子牙七十遇文王,华清古稀辅江公”。
贰
...
1985年2月23日,解放军报刊登江永红在老山前线采访杨少华的报道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的《理想与青春》、《血染的风采》都刊登了杨少华的事迹
他们,已经牺牲的和没有牺牲的,都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倒下去了
当杨少华在李海欣高地上默默流泪的时候,在遥远的后方,他的父亲正在为儿子的下落不明而担忧焦急。他手里捏...
杨少华(后排中)受到了胡锦涛、李克强、王兆国、周文元、刘延东等领导的接见并合影
他们面临的是真正的战争,不是战争过后宣传的那种战争。
死亡,不仅仅为了名义
一月十四日凌晨五时,杨少华被一阵炮声震醒。
黑暗中,各种不同口径的炮弹如疾风暴雨向李海欣高地倾泻而下。数以百计的炮弹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横穿夜空,落入这个只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小山丘。炮弹爆炸的烟...
杨少华与原一军军长、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上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前线,职务的称呼被兄弟的称呼代替了。
他们登上了“生死线的始终点”——李海欣高地
杨少华伸手抓起一把土。乖乖!热呼呼的,巴掌里竟捏着五块弹片。
这是一九八五年一月九日凌晨,李海欣高地冒着激战后尚未散尽的热气,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当杨少华出名后,北京市十七岁的女学生郦丹在给他的信中曾写道...
(原标题:寻找,不是用眼睛)
1985年5月6日上海《文汇报》刊登吴东峰采写的报道《将门虎子》
《芳华》背后是最真实最残酷的战场
一位军长之子在老山前线的精神炼狱
尘封三十三年后的寻找
本文刊登于1985年11期南京《青春》头条号,曾获江苏“长城杯”首届报告文学奖,并在当时《文汇报》、《南京日报》等十余家报刊转载、连载,影响颇大。今日再刊,与朋友们一起回顾那即将...
安哥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拍出这么多极为普通而又极具时代意义的照片?
他是怎么想到要拍这些照片的?
这些照片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
是时代赋予的机遇还是人生经历的必然?
一位普通的摄影者为什么会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
▲吴东峰与安哥的合影
关于安哥
本名:彭振戈,笔名:安哥,祖籍:广东揭西。
摄影记者,策展人...
刘兴元(1908-1990):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百口莫辨,形单影孤。
——纸上谈兵点评
刘兴元将军
壹
刘兴元将军,原名刘维芳,山东莒县朱芦乡人。躯干伟硕,鼻大嘴...
文/石仲泉
林育英
(1935年11月中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张浩到了瓦窑堡。
张浩,即林育英,林彪(本名林育容)的堂兄,党的早期革命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2005年1月,我到武汉时专门去他的家乡黄冈市的林氏三兄弟(还有工运领袖林育南)的林家大湾和染铺湾做了考察。过去不知道,林氏三兄弟的老家与大科学家李四光的故居近在咫尺,离县城很近。林家大湾和染铺湾紧相连,都是林氏家族人,实际上为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纸上谈兵点评
壹
邓华将军,原名多华,字实秋,湖南郴县人。祖辈三代书香,幼好古学,博览群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诸书,目所见辄终记不忘。与群儿戏,常以扁担作长矛,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左图红军时期的邓华;右图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华
...
据张玉华子女短信,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因病于2017年9月10日2时3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玉华子女表达父亲生前意愿,丧事一切从简,捐献可用器官,不设置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谢绝外地亲朋好友来宁吊唁。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现威海市文登区), 1916年出生。县立第1小学毕业后,16岁考入荣成师范,毕业后小学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
功高盖主遭人谤,张良之下,韩信之上。
——纸上谈兵点评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赫而未能评上元帅,故人称其为“无冕元帅”。粟裕在中共军事上最大的贡献是适时提出了在徐州及其周围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并实际指挥了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
周仓舞大刀,
爱恨情仇皆形于色,
左砍右杀老大为王。
──纸上谈兵点评
王震将军瘦长挺拔,白发后掠,直鼻梁,厚嘴唇,大嘴巴。将军坦荡耿介,怒则嘴咧齿突如金刚,乐亦嘴咧齿突似孩童。发言讲话,情感毕露,两个拳头上下挥动,如挥大铁锤。晚年尤喜穿深灰色中山装,任国家副主席仍如是。
龇牙咧嘴的王震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图片为私人藏品)
1985年10月26日上午,时任中...
执干戈以卫炎黄,
著春秋而倡文明。
──纸上谈兵点评
萧克将军,圆脑高额,身材瘦长,剑眉上扬,双目清澈。(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
萧克将军,圆脑高额,身材瘦长,剑眉上扬,双目清澈。1996年3月19日,笔者于北京采访将军,交谈数言,由衷而起敬意:将军沙声细语,谦和有度,学识广博,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采,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采访完毕,萧克将军...
中菲混血儿,书生风度,霸王气概。
──纸上谈兵点评
叶飞将军虽书生模样,然举止果毅,智勇过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叶飞将军,身材颀长,眉目清秀,理分头,戴眼镜。虽书生模样,然举止果毅,智勇过人,及老体微胖,额高面宽,更显霸气纵横。
严政将军告余:韩先楚脾气暴人人畏之,然韩见叶飞将军则畏之。建国初期某日,严政至福州军区司令部理发室理发,见韩先楚将军先进,须臾即出,...
无知者勇,有识者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纸上谈兵点评
陈再道将军,湖北麻城县乘马岗程家冲人,原名程再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5年10月26日,南京中山陵5号会议厅。王震副主席召集王平、向守志、郭林祥诸将军开会,余列席旁听。忽闻“咚咚”敲门声,力极大,后以脚蹬之开,人未进,声已震屋宇:“嗨!我来迟了。”余抬头视之:来者小个子,大鼻子,脸黑如碳,白发如银,大大咧咧,摇摇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