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3年,刘华清将军于广州军区留园会议室召开调查研究会,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列席。当时,见将军白发苍苍,行走缓缓;端坐主席台插话,乡音重,语速慢,不温不火,间或停顿许久,言者不急,闻者急煞也。

 

皓首银发,温文尔雅的刘华清将军,其时以届古稀之年,出任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受邓小平之嘱,主持军委工作,人谓“子牙七十遇文王,华清古稀辅江公”。

 

 

 

 

 

刘华清将军湖北大悟县人,年幼曾读三年私塾,善毛笔楷书。13岁参加秘密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少共团委书记。

 

在红军时期,刘华清作战勇敢机智,曾两次负伤。

 

1932年8月,将军在随部队撤退时遇敌飞机俯冲,亲眼见飞机肚皮下掉出个小黑点,突然“轰”得一声,就觉右小腿被东西划了一下。飞机飞走后才发现右腿负伤。1934年,在独树镇战斗中,将军跟随军政委吴焕先冲锋,奔跑中忽觉左腿被重重敲了一下,身子一歪就倒了。爬起来一看,右脚髁骨上被子弹穿了个洞,鲜血直流。

 

 

 

 

 

 

某日,红四方面军领导陈昌浩见刘华清,

 

问:“你干什么的?”

 

刘答:“团委书记。”

 

又问:“会不会写字?”

 

答:“会。”

 

陈昌浩即取一份文件与几份传单,嘱其刻印。不到半天,传单即印好下发,字迹工整,油墨飘香。陈昌浩见之大惊喜,呼:“人才!人才!”由此,刘华清被调任文秘、机要、宣传等工作,印过宣传单,画过列宁像,创办过《战士报》。

 

刘华清将军作文快捷,刻字亦快捷,在蜡版上著文,操笔立就,一字不改,有红二十五军“笔杆子”之美誉。

 

将军回忆,曾刻印的文件有《连政治指导员工作守则》(傅钟编写)、《哗变士兵招待条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什么是红军》、《为迎接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

 

惜哉,大多不存也。

 

1984年,陕南丹凤县庾家河镇发现了刘华清将军亲手刻印的两份传单,一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一份为《什么是红军》。

 

两份传单16开纸大小,蝇头小楷,略有隶意。《宣言》刻于1934年11月6日(农历1934年10月10日),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之日。《什么是红军》刻于1934年12月10日,是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陕南之日。是日上午,便发生了著名的庾家河战斗,将军放下笔杆,拿起枪杆,便赴战场。刘华清将军回忆是役,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均负重伤。

 

 

 

 

 

 

刘华清将军回忆言,红二十五军曾被共产国际称为以“儿童军”为主体的红军部队,确实不假。那时营团干部,都只是二十出头,连排干部大多不到二十岁,大多数战斗员的年龄,在十八岁以下,最小者有十三、四岁。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焕先27岁,年龄最大的是副军长徐海东,也只有34岁。

 

据1936年《共产国际》刊物《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底远征》一文载:“最堪注意的,就是这支队伍差不多没有年过十八岁的战斗员。从前的鄂豫皖苏区里,遭受异常残酷的白色恐怖,那些在战斗中牺牲者的孤儿,那些在1942年随红四方面军远征到四川的红军战斗员的子弟,便在这种恐怖条件下建立起游击队,从游击队变为现在以“儿童军”著名的“红二十五军”。

 

 

刘华清将军回忆言,红二十五军机关报《战士报》,曾登过一篇题为《骑马大王》的稿子,批评二二三团团长常玉清脱离士兵,喜骑马抖威风。作者就是军政委吴焕先,刘华清编发此稿。常玉清为1929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争年代历任团长、副师长、师政委、纵队副司令,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军衔。将军说:“那时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很好,那像现在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1935年,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后,为了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刘华清将军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与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嫁接”起来,并在《红色战士报》(红十五军团机关报)上刊登。将军没有想到,此歌竟在庆祝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大会上唱红,而后不胫而走,遍传全军。

 

  

 

 

 

 

1938年1月5日,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为一二九师政委,时任一二九师秘书处主任的刘华清将军接受了护卫邓小平上任的任务。有人称:“刘华清是邓小平的引路人。”将军闻之连忙摆手,说:“邓政委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刘华清将军任一二九师宣传科长时,负责编辑供连队指导员的讲话材料,邓小平为这一文件的终审签发人。“我写的这些东西,有的邓政委看了一遍就签发了;有的要修改;有的不行,邓政委要亲自重写。这对我帮助很大。”刘华清如是说。

 

 

 

此后,将军在刘邓麾下先后任组织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

 

1938年某日,刘华清将军随邓小平到冀南地区检查工作,地方党送来一布袋银元,邓小平叫刘华清数一下有多少,刘便一块块数起来。邓小平教他十块叠成一柱,然后比着堆,很快就数完了。当时邓小平笑着说:“看来你真是穷人的孩子,没用过银元。”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发起羊山集战斗,首次进攻失利,羊山集西关主阵地得而复失。时任二纵司令员的陈再道急令刘华清率六旅立即夺回阵地。刘华清进入阵地后没有盲目行动,而提出调集炮兵增援再发起进攻。

 

陈再道大怒,“你怕死啊!你们不敢冲击,我来带队突击!”

 

刘华清闻之,不急不恼,没有硬顶陈再道,他打电话请政委王维纲来前沿阵地观察,刘华清指敌前一片开阔地,说:“如果硬攻的话,两个团的部队只会白白送死。” 王维纲急回与陈再道商量,同意了刘华清的建议。

 

 

当晚,经过一番部署调整,在炮兵增援下,刘华清师夺回西关。

 

此战役,刘华清所部俘敌师长宋瑞坷、参谋长郭雨林等以下官兵两千余人,毙、伤敌495人。晋冀鲁豫野战军给刘华清之六旅记大攻一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旅级单位荣立大功者此当为首例。

 

 

 

 

 

 

建国后,刘华清将军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委。1954年至1958年,将军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任中国第二期留学生班班长。其毕业证书评语为:“本毕业证书授给刘华清少将,他于1954年进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所学专业为:参谋总部指挥专业、战役战术专业和海军通用专业。”1958年2月15日国家考试委员会决定:“刘华清少将已是受过高等海军军事教育的军官。”该毕业证书为苏联国家考试委员会主席、海军上将巴依科夫,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院长、海军上将安德列耶夫共同签署。

 

 

刘华清将军曾创作《人民海军之歌》。歌词云:“劈开惊涛骇浪,舰队浩荡远航。英雄的中国海军,战斗中百炼成钢。冲过暴风骤雨,驰骋万里海疆。英雄中国水兵,海洋就是家乡。身后有十亿人民,心中有祖国的期望。振兴中华保卫四化。海上有铁壁铜墙,我们胸怀广阔,斗志无比昂扬。保卫世界持久和平,我们是坚定的力量。向前,向前,向着辽阔的海洋。”

 

“文革”期间,刘华清将军调任国防科委任副主任。某日,江青言:“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将军由此而被撤职,办公室也被秘密搜查,并靠边十年。将军曾为此问过海军主要领导,皆含糊其词,至死仍不明白江青因何作此论断。

 

 

 

 

 

 

1982年8月,刘华清将军出任海军司令员。将军任职期间,成功指挥了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组织海军参与了“远望3号”通讯卫星测量任务、我国首次编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任务。外电评论刘华清将军:“这是一位痛感中国海军对“远洋战区”控制能力不够,而大力倡导远洋训练的现代海军将领。”

 

1986年11月,美国太平洋舰队首次访问中国海军。依国际惯例,欢迎军舰与来访军舰都应挂满旗以示敬意,而美国军舰进港时并没有挂起满旗。当是时,刘华清将军果断下令:“欢迎仪式暂停,等美国军舰挂起满旗再说。”约一小时左右,美国军舰把满旗挂好后,欢迎仪式方如常举行。

 

 

 

1970年,刘华清将军任海军司令员后,力主造航母。将军言,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1987年,刘华清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一定要建航空母舰!”据有关报道,将军身居要职时,促使了许多与航母相关的预研项目上马。刘华清晚年写对中国建航母持十分乐观态度:“我们设想,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刘华清回忆录上如此表述他对航母做出过的工作:“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

 

 

 

 

 

 

刘华清将军晚年人生高潮迭起。1987年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时年71岁;1989年晋升为军委副主席,时年73岁;199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年76岁。

 

古稀之年的刘华清将军因何被委以重任?据国防大学校长刘亚洲分析认为,建国后数十年,刘华清与邓小平并无特殊交往。但小平同志大概对他有过长期观察,暗中认可,才会在后来关键时刻,决定重新起用刘华清。

 

 

1987年10月18日上午,已到退休年龄的刘华清将军突然被召至邓小平家中开会。落座后,小平以手指刘华清与洪学智,问杨尚昆等:“他们俩人的命令下了没有?”杨答:“下了,都已签发了!” 杨尚昆随即宣布:“军委已决定,调学智与华清任军委副秘书长。”此时,刘华清大惊讶,而小平微微笑,以手指之言:“调你来,就是抓现代化、抓装备。”

 

七天后,党的十三大召开,党中央领导班子作了重要调整。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与主动提出辞去军委主席职务,并提名刘华清任副主席,杨白冰为秘书长”。刘华清闻之大惊讶,即通过电话呈请小平同志:“还是选别人好。”回话:“邓主席已定,不会改变。”小平同志的态度非常明确:“刘身体好,知识面比较宽,解放后一直搞国防工业、搞科技装备,在苏联还学了几年。他懂科学,搞卫星、导弹都参加过,是荣臻同志的主要助手。选这么个人当军委副主席恐怕比只看资格好。”

 

一个月后,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中央军委领导班子又作重要调整,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任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副主席,杨白冰为秘书长,并增补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2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前夕,邓小平致信中央政治局:“今后主要由刘华清、张震两位同志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据我了解,刘华清、张震同志最熟悉军队。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同年10月19日,刘华清将军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杨尚昆、杨白冰两兄弟离开了军委核心班子。

 

刘华清将军晚年常常在老战友面前讲自己有“三个没想到”:一没有想到将退休时会到军委工作;二在军委工作时没有想到会当上军委副主席;三更没有想到还会进入中央领导最高层任职。“三个没有想到”的背后,是在中央三次大的人事变局中,邓小平一言九鼎之作用。

 

廉颇老矣,尚可饭否?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将军逝世,享年95岁。将军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

 

 

| 作者:吴东峰     编校:杨嘉敏

|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