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叶永烈的作品大多都能比较顺利地出版。他总结的体会就是,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要遵循事实的准确,重要史实要百分之百的准确
文|吴东峰
作家
(一)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凡是有些文化的几乎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先生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叶永烈不但是当时小朋友读者所喜爱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后来还是一位红色传记文学作家。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细读互联网上有关叶永烈逝世的消息,不禁令人感到迷惑和不解。最早发出逝世消息的是澎湃新闻,“科普作家叶永烈去世,曾为我们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全文1000多字,大体内容是介绍叶永烈是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他的作品如何给当年的小朋友留下深深的印象;《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行量已经超过1亿册,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后来他更是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等诸多作品,用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对于叶永烈下半生创作的海量传记文学作品,则只字未提。
再检索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作者、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
叶永烈去世,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记》等影响一代人;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参与创作《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去世,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你用过的小灵通就出自他的《小灵通漫游记》;
……
叶永烈逝世消息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迅速攀升。他早年参与写作的《十万个为什么》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把它当作叶永烈个人的代表作显然不适合。而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却被消失了。
(二)
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之初,仅仅十年时间,叶永烈完成了他从科普到纪实写作的成功转型,井喷式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现代和当代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包括: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2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走进华国锋》《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美国自由行》等。
他还写过很多当代不同领域有影响的人物,傅雷、马思聪、殷承宗、戴厚英、罗隆基、王造时、陶勇、常溪萍、彭加木等等。
1989年,叶永烈先生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2005年10月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我们这一辈人,更熟悉更喜欢阅读的就是叶永烈这一时期写作的人物传记。他的作品“内容广泛、全面,不仅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党史文学’,而且还构成了中国现当代的‘形象历史’”。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每当叶永烈较有影响的作品发表,总会引起阻滞和歧义;但若干年后,同样的作品又被作为“准正能量”的作品放行传播。
(三)
叶永烈先生逝世后,我陆续接到许多朋友和媒体记者打来的电话,要我说些什么。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我肯定认识叶永烈先生。其实不然,我虽然从小就读过《十万个为什么》,但叶永烈在“井喷式”发表作品时,我才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只能望其后背而徒生敬羡之情。很遗憾,此生没有见过叶先生,但还真想起了与叶先生的一次没有见面的交往。
2007年至2008年之间,我的著作《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遭遇了两场名誉权官司,在纪实文学界闹得沸沸扬扬。上海《文学报》记者于2008年春组织了题为《纪实文学:一不小心踩“地雷”》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和强烈反响。
没有想到叶永烈先生也参加了这场讨论。这是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他虽然没有对我的两场官司明确地表明态度,但他的观点则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创作。
在《文学报》2008年5月8日的这篇报道中,记者写道:上海作家叶永烈说起此类文学创作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纪实文学始终要遵循事实的准确,用事实说话;纪实不允许虚构,要脚踏实地,准确纪录;作者不能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还要善于辩伪,引用资料要注意。”
叶永烈还举了他为原温州市委书记、公安部部长王芳整理回忆录的一件事为例。他说,书中有一段话,提到了当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彭柏山的妻子”。王芳回忆录出版后,彭柏山的子女打电话给出版社,说不是“妻子”而是“前妻”。叶永烈举这个例子意在告诫我们,纪实文学的写作一定要下功夫采访,保证事实的准确,否则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
2008年秋,叶永烈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活动。其时,我的两场官司都已尘埃落地,一场官司胜诉,一官场司败诉。有记者借此事问叶永烈:“对吴东峰的官司如何看?”叶永烈的回答是:“我知道吴东峰,”他说,“纪实文学不是虚构文学,要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一丝一毫也错不得,作家采访写作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叶永烈为我的两场官司发表的意见,我至今仍心存感念。这是叶永烈先生的写作准则,也是他的写作体会和经验,我也因此在以后的写作中受益匪浅。
据说叶永烈的作品大多都能比较顺利地出版。他总结的体会就是,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要遵循事实的准确,重要史实要百分之百的准确。比如《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他做到了凡是毛泽东的话,均注明出处,凡是他自己采访所得,均注明采访人物、时间、地点,确实做到无懈可击。
(四)
叶永烈是温州人,长大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温州人的精明不但表现在经商上,而且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叶永烈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策划。他不但是高产作家,也是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作家。
叶永烈说:“我是上海作家,上海的各个时代基本都有作家写,唯独缺了党的诞生地和‘文革’发源地这两部分,我想填补这两个空白。‘四人帮’又叫‘上海帮’,他们都在上海起家,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以新的视角,重构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共和国诞生的历史进程,是叶永烈为上海填补党的发源地写作空白的巨献。
2014年8月,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为上海填补“文革”发源地创作空白的又一力作。
据有关报道称,该书共分4卷(初起、兴风、横行、覆灭),25章,近200万字的篇幅,通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的个人发迹史,以及相互交叉的人生轨迹,深度揭示了“史无前例”的来龙去脉和高层斗争,记述了“四人帮”及“极左”路线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党和国家与“四人帮”殊死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
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叶永烈在那个彻底否定“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决议》指导下,努力追求观点的正确,努力追求史实的准确,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为后人留下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那十年的真实纪录。
这是叶永烈潜心三十春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为了这套书的出版,他收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材料,采访众多当事人;从采访陈伯达,关锋,再到王力、戚本禹;“文革”知情者,除了戚本禹,其他都已作古,采访者叶永烈仍在不停地写。
“四人帮”兴亡的历史,在叶永烈的笔下,经过一次次修改、增删、补充,变得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完整,同时又不失细致、生动、深刻、尖锐。
(五)
叶永烈说,我写《“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和巴金老人的期望是一致的。
叶永烈的晚年似乎感到了一些“令人悚然”的事情。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重写此书,就是希望通过对于“四人帮”兴亡史的深刻揭露,批判“极左”思潮,防止“史无前例”卷土重来。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连“四人帮”的名字都认不全,但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一段永难遗忘的记忆。
2014年,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出版。
就在这一年,叶永烈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档案无偿捐给上海图书馆。捐献资料包括手稿、采访本、采访录音、名人书信、照片等共计40箱,据说一卡车都装不下。其中光录音磁带就有1135盘,每盘磁带都清楚注明哪年哪月哪日采访某某人;总目录则更加详尽,子条目也清清楚楚。
这批数量庞大的捐赠文献将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在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供后人交流利用。叶永烈那天十分高兴,他庆幸地说:“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叶永烈走了。不知这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叶永烈的人生历程,没能走到5月16日这一天。
我想,也许是他不愿再听到那个发动“史无前例”日子的敲锣打鼓声。50年前,正是在那一阵阵敲锣打鼓声中,叶永烈参与的《十万个为什么》被上海的革命造反派和红卫兵小将批判成了“大毒草”。
“我虽然没有被抓进监狱,但那时给我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人生的价值观彻底崩溃了。”
叶永烈说:“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者来说,中国再也不能有‘文革’了,那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