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白鹭岛与小白鹭岛
在刚刚出版的黄海海图上,又增加了两个小岛的名字——大白鹭岛和小白鹭岛。
 
为这两个姐妹岛命名的是“军民联防模范连”所在部队的指战员。美丽的岛名,表达了他们热爱这片土地的孜孜深情。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岛上来了一位戴眼镜的陌生人。他一不打渔,二不摸虾,整天围着小岛数鸟蛋,用望远镜瞧空中的飞鸟。当战士们得知他就是进岛考察鸟类的著名鸟类学家周本湘时,都伸出了热情相帮的手。营长刘振平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他作实验室。他们还派两名战士给周教授当助手,协助他观察鸟,记录资料。
 
有一次通讯员周保根在离岛一百米处的海面上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鸟,能飞翔,善潜水,颈项上有一圈黑色绒毛格外耀眼。他飞快地跑来告诉周教授。周教授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只在世界上濒临绝迹的黑喉潜鸟,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他荣幸地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目睹和第二个捕获到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为此,他写出了学术论文《黄海某岛收获的黑喉潜鸟》,为我国鸟类学研究做出了新贡献。
 
老教授离岛后,守岛战士一直把爱鸟护鸟观察鸟,作为守岛的一项重要任务。岛上的鸟,无论是“常驻大使”,还是“临时代办”,或者只在岛上停留一二天的“匆匆过客”,战士们都像接待贵宾一样服务周到,关怀备至,从不加以伤害。有时发现新的鸟种,就及时写信告诉周教授。
 
有一年夏天,战士李小明在路上拾到一只摔伤了的小海鸥。回来后,他用子弹箱替小海鸥做了个窝,精心调养,还经常抓鱼给它吃。灰色的小海鸥变白了,会飞了。但它却舍不得离开连队。只要小李吹起口哨,海鸥就扑打着翅膀,跟着他盘旋。
 
冬天到了,成群结队的海鸥开始南飞。小李依依不舍地把海鸥带到海边放飞,可是几天后那只海鸥又奇迹般地飞回来了。怎么办呢?小李灵机一动,用绳子把海鸥拴在礁石上,待它和其他海鸥混熟再剪断它。
 
现在这两个小岛已经成为我国鸟类研究的重要基地。岛上发现的鸟类有20目40种128个品种,其中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范围的就有50多种。每逢开春,万鸟纷飞,美不胜收。数量最多的当然要数如莹莹白雪的白鹭。因此,当测绘部门征集岛名的,大白鹭岛、小白鹭岛也就在子弟兵心中油然而生。
 
军中“选美”记
 
这一天,当我来到这座位于太湖之滨的军营采访时,团政治处主任刘耀武兴奋地告诉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参加我们的选‘美’活动。”我不禁一愣,整个兵营除了卫生队几个女兵和随军家属外,都是堂堂七尺男子,到哪儿去选美?刘主任没有回答,而是笑嘻嘻地把我引进灯火通明的大礼堂选“美”赛场。
 
直到“军容军姿美竞赛”的横标映入眼帘,我才恍然醒悟:参加选“美”的不是红颜裙衩,而是普通士兵。二十几位由各个连队初选出来的参赛选手正端坐在台上。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宣布“军容军姿美竞赛”开始。衣着整齐,身材健美的选手步入赛场。他们分别表演了站、坐、走各种姿势,以及军人在各个场合应有的礼节,示范向左向右转等八种队列动作。
 
望着一位位“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青年军人,确实使人感到军人的发式、着装、军人的仪表、举止也是一种美,是整齐划一、神圣威武的阳刚之美。
 
 
接着,电视里播放军营生活小品录像,播完后由参赛选手抢答电视镜头中的军人举止有哪些错误?为什么?怎样才符合军容军姿美的要求?比如军人在街头勾肩搭背、抽烟、吃零食;穿衬衣的军人没有把衬衣扎在腰带内;两位军人相遇没有互相敬礼还礼等。这实际上是对士兵辨别美丑能力和审美观的考核。
 
一位战士告诉我,平时自己也经常犯电视中的错误,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上了电视镜头,确实使人感到不美,作为一位军人不按照规定着装,行止有损于军人的光辉形象。
 
最后每位参赛选手还要回答几道美学理论题。比如什么是军人仪表美?什么是军人风度美?什么是军人气质美?怎样理解军人心灵美?怎样理解军人理想美?怎样理解军人奉献美?
 
当主持人问一位选手:“军营自古没有美,这种说法对吗?”
 
这位战士从容地回答道:“希腊神话告诉我们,战神与美神同时来到人间,在希腊文中,美这个字的原意就是投抢。我认为美在军营,美在英武,美在奉献!”
 
他的回答博得台上台下的热烈掌声。
 
刘耀武主任介绍说,军容军姿美是他们开展军营美育的一项活动。总政治部颁发的《士兵政治教育大纲》首次提出了对部队进行“美育”要求。过去,我们在政治教育中往往要求战士懂“真”知“善”多,讲“美”少,甚至美还成了禁区。开展军营美育,融“娱乐、求知、审美”于一体,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作用。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梅
图 | 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