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许世友将军说话“三句半”,句句“刺刀见红”,将军最恨曲里拐弯,阿臾奉承的大话空话套话。
 
战斗英雄宋祥华,“文革”期间任许世友警卫部队某团二营营长。其时,许世友住中山陵八号,二营驻地为南京中山陵梅花山。
 
“两地近在咫尺,许世友常常突然袭击,到我们部队视察。”
 
宋祥华回忆说,许世友到部队来,最喜欢到连队转转看看,很少说话,作指示。每次来最多讲话“三句半”。
 
何为“三句半”?
 
“首长好?”许世友答:“好个屁!”
 
“首长辛苦了?”许世友答:“辛苦个屁!”
 
“欢迎首长作指示!”许世友答:“谁要是暴露我来这里,就给我枪毙!”
 
宋祥华认为,这是真正的军人作风,体现了许司令随时准备打仗,高度警觉的战备观念。宋祥华说:“如果你说漂亮话,他非把你骂个狗血淋头。” ⑭
 
“文革”中某日,许世友将军于中山陵8号,送一批干部子女(有陶勇、聂凤智等将军子女)去大别山当兵。
 
临行,许世友将军兴致很好,要出来送送“说两句”。
 
许世友挥挥手说:“你们一个个都发财了(指穿上新军装)!”
 
又挥挥手说:“你们到部队后,一个个都得给我好好干!”
 
又挥挥手说:“要干不好,回来我一个个都把你们枪毙了!”
 
穿上新军装的“新兵蛋子”们,个个目瞪口呆,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也。⑮
 
1982春,许世友将军第一本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出版,笔者前往中山陵八号采访。
 
4月15日下午二点半,笔者刚到中山陵8号,许世友就从楼上“噔蹬”下来,劈头就问:“记者同志,你要我谈些什么呀?”
 
笔者回答:“想请许司令谈谈山东打仗的事。”
 
许世友说:“好啊!一靠党的领导;二靠群众支持;三勇敢不怕死。”
 
笔者问:“还有呢?”许世友说:“还有,”又把这三句话重复了一遍。
 
又问:“首长,能不能谈具体点?”许世友“好”,但随口而出的还是这三句话。
 
幸亏,笔者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采访才得以像挤牙膏似地艰难进行。这次采访3年后,许世友将军就去世了。⑯
 
 
许世友将军回忆自己的战斗经历如下:
 
1923年从戎当兵,于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保安团二营四连四班当童子军,次年参加了直奉第二次大战,由于作战勇敢,武艺高强,由战士而副班长、班长,直至升至排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许世友所部直系一师一团宣布起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许世友任二营四连连长。
 
1927年,许世友于国民革命军里秘密参加共产党,介绍人是政治教官胡德魁。受胡德魁指派,许世友回家乡湖北麻城,参加了由王树声领导的六乡农民义勇队。
 
许世友将军自豪回忆:“在鄂豫皖根据地,我先后当了五次敢死队队长,挂了六七次彩。敢死队长出了名。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人死如灯灭,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1931年,许世友被提升为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将军率部参加了血肉横飞的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将军以“大刀团团长”而威震红四方面军。⑰
 
周志坚将军,打铁出身,红四方面军悍将。他清楚记得,当时二十五师奉命坚守大面山主阵地。系着红布的大刀是二十五师每一位官兵的主要武器。周志坚为红四方面军著名战将,时任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副团长。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周志坚回忆说:“那一仗我们打赢了,打得狠,打得苦呀!无论是官是兵,官大官小,都挥着大刀猛砍猛杀,都是好钢打的刀呀,砍十几枚铜板都不卷刀呀,也都砍出了缺口呀,我的乖乖呀!”
 
周志坚肯定地对笔者说:“指挥员怕死肯定打不了胜仗。要不是许世友副军长带头冲到最前线,那个敌人是打不垮的,万源保卫战能否胜利就难说啦!” ⑱
 
 
据说,许世友打仗时,作战斗动员也是如此简单。
 
1939年秋,许世友将军由山西进入山东,任山东纵队三旅旅长,在渤海之滨开辟抗日战场。
 
1941年春,许世友担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指挥,统一指挥胶东第五旅和第五支队的反投降斗争。
 
山东纵队老战士李本文回忆,某日在胶东蓬莱县吴家村参加反顽干部动员大会,首次见许世友将军,他全副武装,跳上主席台上讲话。
 
“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我们一定要当硬骨头,坚决打出去,打垮投降派的进攻,打出胶东新局面!”
 
“将军在山东首次‘亮相’,就好彩满堂。”李本文说:“许世友讲话言简意赅,在胶东地区广为传播,一扫投降派的嚣张气焰。” ⑲
 
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将军率部攻大牙山日伪军。将军脚登草鞋,腰佩大刀,跃上八仙桌,黑脸咬牙,挥拳下令,仅寥寥数语:“此仗,只许进,不许退。动摇军心,杀头。消极避敌,杀头。见死不救,杀头。临阵逃脱,杀头。”
 
是役,大捷。⑳
 
1946年11月,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指挥部队攻灵山,天忽下雨。作战参谋问:“下雨了,还打不打?”将军反问:“下不下刀子?”参谋无以应答。将军大声命令:“不下刀子,就给我打;就是下刀子,也给我往死里打!”
 
是役,大捷。㉑
 
许世友将军谓战术:“什么叫战术?打进去就是战术。不要讲起来头头是道,打起来一道不道。”
 
某日,许世友将军率华野九纵于行军途中,接华野司令部电话:命令部队返回原地。许世友将军夺电话大吼:“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是两条腿。”言罢怒摔话筒。
 
对方者谁?大将粟裕也。㉒
 
中国著名报人、《大公报》总编辑徐铸成回忆,1949年与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抱达三“四老”由香港北上进京,途经山东青州(益都)。是时,青州为华东军区所在地,司令员许世友热情接待,并作报告详述华东军区数年各大战役经过。许世友报告,多为四字句,如:
 
“官兵年年打仗,月月胜利,天天接触,时时戒备,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消灭了几百万蒋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徐铸成回忆,许世友将军声洪气壮,有叱咤风云之气概。
 
次日,柳亚老法书一首七律赠许世友,有句云:“绝似燕人张翼德,一声喝断霸陵桥。” 陈叔通、马寅初、抱达三“三老”均赞“神似许世友”,无不拍手称好。㉓
 
(未完待续)
 
采访对象与参考书目
 
⑭宋祥华(五四一团二营营长,抗美援朝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81年5月访谈。
 
⑮何鸣(聂凤智夫人),1986年10月24日南京采访。
 
⑯许世友,1982年4月15日南京采访。
 
⑰《许世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及李文卿、李福海(俩人曾任许世友秘书)等访谈。
 
⑱周志坚(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开国中将),1991年4月武汉采访。
 
⑲李本文(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副社长),1982年5月南京访谈。
 
⑳李本文(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副社长),1882年5月南京采访。
 
㉑李本文(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副社长),1982年5月南京采访。
 
㉒王宣文《毛泽东之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㉓徐铸成(中国著名报人)文《旧闻杂议续篇》14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本文始发于2001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将军轶事》,题目为“刚烈许世友“,此次发表增加了许多作者经过十多年继续采访的新内容,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订。)
 
作者致歉
考虑到种种因素,本文对部分忌讳和暂时不宜公开发表的内容设置以“O”为字节的删节形式,在此为读者带来的阅读不便表示歉意。此举纯属个人忧虑,无关网络检查。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