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一次见到张爱萍将军,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1996年3月22日,我和报社摄影记者张树军一同到北京采访张爱萍将军。到了张爱萍家的客厅,张爱萍将军夫人李又兰先出来倒茶,并请我们在一张长沙发上坐下。李又兰说:“爱萍同志马上来,你们先喝茶。”
 
正说着,通往客厅的另一扇门打开了,一位戴着眼睛的长者,柱着一根黄色的硬木拐杖,一瘸一瘸地从里面走出来,他穿着极普通衣料的衣裤,脸有歉意,出语谦和,就像我们平时在乡村见到的小学教师,或者生产队会计的模样。
 
可以说,就是见到张爱萍将军这一刻,我依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李宗仁称为“后生可畏也”的将军,被誉为“军中才子”、“马上诗人”的将军,在文革后期被四人帮视为邓小平的“四大金刚”之一的将军,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将军?
 
他竟是如此谦恭随和,使我的敬畏心情顿时一扫而光。
 
当我向老将军介绍我们是广州军区战士报记者时,张爱萍特别高兴,他说:“我们是同行。红军时期,我在中央总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编过稿,发表过文章,抗日战争在新四军办过‘奋斗’报。那时都是油印小报,小报作用可大啦!”
 
李又兰是新四军的“一支花”,大家闺秀的著名才女。她向我们解释将军名说:“青萍、莫邪乃干将之宝剑。爱萍,即爱剑,‘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1959年9月,张爱萍将军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具体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十年动乱中,张爱萍是刺向“四人帮”一把“利剑”。“文革”中,张爱萍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六年之久,左腿致残。
 
1975年,全国批邓,张爱萍将军被列为邓小平的“四大金刚”之列。“四大金刚”者,万里、胡耀邦、周荣鑫、张爱萍也。
 
粉碎“四人帮”,张爱萍将军第三度出山,再铸我国国防科技“利剑”。
 
将军意气风发,以横扫千军之势,率领国防科研大军出色完成三项国防科研任务: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洲际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潜艇水下发射的潜地火箭;1984年4月,成功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静止通信卫星。
 
张爱萍将军喜摄影,善书法,诗文亦斐然。将军英姿儒雅,文采风流,以“军中才子”、“马上诗人”名于世,军中有才好学之士无不为之钦服倾折。
 
张爱萍将军善书法,尤善行草,得米芾、张旭神韵。将军书法英气勃发,酣畅淋漓,结体茂密,态势飞动,山呼海啸而连绵不断,缠绕游丝而收放自如。
 
战争年代,将军能于黑夜中起草战斗文书,无须烛照,且行距相等,字距匀称,从不漏字、叠字。故有“摸黑清”、“一遍清”之誉。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阵亡。四师开追悼大会,张爱萍将军书一挽联,悬于主席台两侧,上联为“恨寇贼杀死吾战友”,下联为“率全师誓为尔报仇”。时人称为妙笔佳对。
 
 
张爱萍将军才思敏捷,殊出意表,凡来往公函,当日事,当日毕。持笔濡墨,随阅随改,涂抹勾勒,有原稿数千字而仅存百余字者,亦有添改至数十百字者,如疾风扫落叶,顷刻而尽。有时一边批阅文件,一边接电话,一边听汇报,三者均不误也。
 
采访结束,当我拿出签名本请张爱萍将军签名留念时,没想到将军竟在我的签名本上写下了“奋斗”两个大字,繁体草书,一挥而就。他说:“我们是同行,我不是首长,让我们一起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我们是同行,我不是首长,让我们一起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张爱萍
更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们要求与张爱萍将军合影留念时,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居中而坐,我们去拉他往中间坐时,他便用双手紧紧抱住沙发的扶手,无论如何也不愿起身,这时李又兰说了一句话,我们才放手。李又兰说:“你们不要推了,他是不会坐中间的。”
 
于是,便有了我和摄影记者张树军两位校官居中而坐,开国上将、国防部长张爱萍夫妇分坐两边的这幅珍贵合影。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