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原题:1949年,解放军“首长照片”是怎样排序的
按照资历和战功,他们都可当仁不让地成为元帅、或大将的候选人。
可惜的是那么多优秀的将帅之材,却与将帅军衔失之交臂。
纸上谈兵点评
手头上有一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1946年7月—1949年6月),34cmX27cm,封皮已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出版于1949年7月。

目录有如下内容:


首长照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容(照片)
中国人民解放区人民积极支援前线(照片)
中国解放区现势图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概述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两周年总结和第三年的任务
……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共产党胜券在握,国民党败局已定。三年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准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宜。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一书,正是在这一全国解放前夕的胜利时刻出版下发的。它向读者提供了最及时的解放战争三年作战态势,战争概况、战争总结,既有解放军各部队的战绩公报,又有消灭敌军兵力的统计,既有俘敌高级军官统计和缴获统计,又有解放区各方面的发展统计,还有国共两军兵力消长的对比,图文并茂,论据充足,如今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解放战争的重要史料。
刊登在本书前面的解放军的“首长照片”,在全书中引人瞩目。尤其是“首长照片”的排列顺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前夕,具有论功行赏、按功排位的意味。同时也可以说,这是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及东北、西北等军区的军头们的首次排位亮相,为建国后评将帅衔提供了基础的定位框架。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首长照片”是这样排位的:
那时,五大常委是这样排位的:
五大常委
毛主席、朱总司令
刘少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任弼时(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那时,各野战军、各军区首长是这样排位的:
第一野战军(含总部)
彭德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兼参谋长)、张宗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赵寿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

第二野战军
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张际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

第三野战军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谭震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第四野战军
林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谭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

西北野战军
贺龙(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员)
习仲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政委)、王维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华北野战军
聂荣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薄一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委)

东北野战军
高岗(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富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

这一次解放军“首长”照片的排名,没有完全以按资历排列为序,而是以各大野战军的基本框架排列,也就是说突出以解放全中国的战绩及兵力实力的“排序”。应该说这一名单为建国后的评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的评出,与这个名单对照全部都搒上有名。
但遗憾的是,在55年评衔时规定地方干部不参加,故在这份29人的名单中,其中近半数在建国后任职地方工作,如常委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各野战军的邓小平、饶漱石、谭震林、邓子恢、习仲勋、薄一波、高岗、李富春等都无缘参加评衔。按照资历和战功,他们都可当仁不让地成为元帅、或大将的候选人。可惜的是那么多优秀的将帅之材,却与将帅军衔失之交臂。
值得注意的是在1955年被评为大将的10人,在这份名单中只有3人入围,他们是时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的粟裕、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的张云逸、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的谭政,而黄克诚、陈赓、肖劲光、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却榜上无名。主要原因估计是他们在当时的职务还不够入选的资格,当然也不排除因当时军务紧迫,时间匆忙而发生的遗漏问题。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