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10月12日至11月25日,是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爆发66周年纪念日。为此,应读者要求,我们将重刊吴东峰采写的组稿《上甘岭上的将星》系列,以纪念那场世纪之战,以及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灵们。
难归隐,满腹经纶赞大兵
——纸上谈兵点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年秋,聂济峰将军与曾参加上甘岭战役的部分官兵乘长江轮船,沿江而上至葛洲坝参观,途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
 
大江浩荡东去,秋风吹过眼前。聂济峰将军见景触情,与同行者忆起牺牲在上甘岭的战友,不禁泪湿衣襟。在船舱里,聂济峰将军对着《中国地图册》,记下了十五军在上甘岭战斗中的50多位立过战功的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家乡。
 
如今这本地图册就在聂济峰女儿昭华手中。
 
在分省地图的页面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不但有英雄的名字,还在地图上标出他们的籍贯、甚至有英雄亲属的姓名。
 
昭华对笔者说,这本地图册普通而珍贵,是他们家的传家宝。而十五军英雄的家乡,正好都集中分布在长江沿岸的湖北、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他们都是你爸爸出生入死的战友,我把他们带到了朝鲜,却没能把他们带回家乡……” 昭华回忆说,父亲晚年常忆此而哽咽。
 
据云,电影《上甘岭》主题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郭兰英演唱),就是由此而启发了词曲家乔羽的灵感。
 
 
聂济峰将军,高挑个,戴眼镜,厚嘴唇,表面冷峻深沉,内心热情如火。能诗善文,博闻多才,其性静静而不善言,默默而不好动,人常莫知其所思。而一旦深思熟虑,则激情澎湃,浩浩荡荡不可阻也。
 
聂济峰将军,军旅生涯中以富于政治工作而著称,人称“大秀才”、“活字典”、“笔杆子”。
 
河北晋县永丰村出生的聂济峰,当过乡村教师。1937年参加河北晋县抗日动员委员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豫游击中队营书记、一二九师团政治处干事、游击大队教导员、师轮训队特派员、旅政治部保卫副科长、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和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河北束鹿南智邱反“扫荡”和平汉路破击战等战役、战斗,富有战时政治工作实践和经验。
 
抗战胜利后,聂济峰将军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五旅政治部主任、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聂济峰将军先后担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分区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邯郸、淮海、渡江及进军两广、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1955年聂济峰被评为大校,1964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
 
 
抗美援朝中,聂济峰将军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政委,是崔建功的“搭档”。将军与崔建功一起,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以坚定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保障了上甘岭战斗的顺利发展。
 
1963年,聂济峰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第十五军副政委、第一军政委、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事学院副政委、国防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顾问。
 
聂济峰将军不求闻达,一生低调,淡泊名利,与将军交往者鲜有知其为上甘岭大战之指挥员。
 
曾与聂济峰有过一段交往的宁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邓亚平认为,聂济峰将军是一位“隐者”。
 
1983年,邓亚平受友人所托,到兰州贺兰山宾馆陪一位北京来的“组长”下棋。邓亚平回忆,这位“组长”虽然面色严峻,不善言谈,但却毫无架子,平易近人。他白天出外调研,找人谈话,听取汇报,晚饭后得空便与邓亚平“将”上几“军”。在与这位“组长”天天交手中,邓亚平竟忘了他的“组长”身份。
 
某日,邓亚平与“组长”开战,出口不逊:“聂组长,反正你下不过我,我给你让两马怎样?”
 
观战者无不惊讶失色,而“组长”则毫无感觉,如常摆盘迎战。
 
邓亚平回忆言,那时年轻,不懂事。后来才知道,这位戴眼镜的“组长”,是来宁夏担任整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聂济峰将军。
 
直至聂济峰将军去世后,邓亚平才知道他还是上甘岭大战中的师政委。邓亚平回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位打过仗的将军,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
 
 
聂昭华告诉笔者,自己在上中学期间,对父亲有三个“知道”,三个“不知道”:一是知道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但不知道父亲打过上甘岭;
 
二是知道志愿军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但不知道父亲就是坚守上甘岭的师政委;三是知道上甘岭出了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但不知道他们都曾是父亲领导下的兵。
 
某日,聂济峰应邀为开封师范学校做上甘岭战斗报告,有同学听过后,与昭华言:“你爸爸就是打上甘岭的政委啊!”
 
昭华回忆,那时我根本不相信,转身跑回家问父亲,父亲嘴一噘,什么也没有说。又某日,昭华母亲在整理旧物时翻出父亲的一堆勋章、奖章,昭华好奇,捧着去问父亲,父亲依然嘴一噘,什么也没有说。
 
昭华回忆父亲聂济峰言,父亲一生做了许多报告,写了许多文章,但很少谈过自己,写过自己。
 
聂韶华回忆说,自己是参加解放军后才知道父亲参加过上甘岭战斗,退休后才知道父亲是指挥上甘岭战斗的师政委。
 
 
有一段时间,有关十五军与十二军在上甘岭大战中作用问题,参战部队部分人员各执一词,议论纷纷。“隐者”聂济峰不得不现身说话了。
 
聂济峰认为,上甘岭战斗中,十五军与十二军部队就是一个整体,打的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仗。战争年代的生死之交、患难之情后人是难以理解的。
 
聂济峰忆此激动地说:“打上甘岭时,大家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亲密无间,当时我们根本就没有分彼此,现在为什么要你我分彼此?”闻者皆无言以对,羞愧而退。
 
时为十五军四十五师宣传干事的李明天回忆,聂济峰将军有大局观念,脾气好,从不发火,上甘岭打得那么紧张,没见他骂过一次人。
 
在处理十五军与十二军关系上,他起了万金油,粘合胶的作用。对十二军三十一师部队参战,聂济峰将军要求四十五师官兵均以“老大哥部队”称呼,有人不以为然,聂济峰振振有词:“三十一师是太行山的第一个儿子,我们十五军是太行山的第三个孩子,我们四十五师是当时九纵最年轻的一个旅,论资格,三十一师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
 
其时,晋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陆续升级为野战军时,太行军区已先后抽调基干部队成立了三纵队和六纵队,所以说九纵是太行人民的第三个儿子。
 
 
聂济峰将军退休后,曾利用数十个晚上,以录音形式记录,和其女婿李韧深谈了他所参与指挥的上甘岭战役的前后过程。将军口述资料由其女婿李韧整理成书《夜话上甘岭》,该书详细记述了上甘岭战斗的全貌,及战斗英雄的小传。全书30余万字,涉及上甘岭战斗英雄44人。
 
聂济峰在口述上甘岭中,除了谈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柴云振、易学才、刘兴元、龙世昌、蔡兴海、林炳远、朱有光和王万成之外,还深度谈到了上甘岭前线许多无名英雄,诸如:侦查科参谋、通讯科副科长、二营指导员、一三三团一营一连一班长;亲临前线的张信元、张计法、张全河;坚守坑道十四昼夜的一三四团钢八连连长李保成、打坦克英雄涂德川;朝鲜支前英雄朴在根、史吉荣、咸在福和三个女性同盟会盟员;还有秦基伟军长身边的警卫连和光荣献身的通讯员王六,以及聂济峰将军身边牺牲在朝鲜战场的通讯员杨金柱……
 
“在上甘岭的一块石壁上刻着两位英雄的名字:“朱有光、王万成”聂济峰回忆说:“他们就是十二军的战斗英雄。”
 
聂济峰每当忆此就激动,他说,“朱有光与王万成,就是为了增援我们十五军二十九师阵地牺牲的。十二军部队上来后,因为刚接手阵地,一般我们是不动用他们。”
 
1952年11月1日起,十二军的部队开始参战。三十一师的九十一团八连调上597.9高地,接替四十五师无力再守的七个阵地。那天下午十六点,韩军攻占了上甘岭10号等阵地,打得很惨烈,差不多快打光了,剩一个班长跑到十二军要求增援。刚上阵地的八连官兵二话没说,立即派出部队增援,十多位战士跟着炮弹的弹着点冲了过去,一阵手榴弹,就把阵地夺回来了。
 
王万成等三人战斗小组前去增援只剩下两个伤员的1号阵地。他们到阵地的时候,敌人已经全部冲上来了。为了把敌人打下去,朱友光当场就拿着炮火筒,冲到敌军的阵地上去了,把敌军给炸了。王万成看到了,也冲上去了。他俩都是老乡,都壮烈牺牲了。
 
王万成与朱光友,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
 
聂济峰回忆起这段经历曾感慨地对他女儿聂昭华说:“了不起呀,十二军为了增援我们,刚刚接手阵地,就打出了两位战斗英雄!”
 
笔者问昭华:“你父亲在上甘岭的情况,怎么没有写啊?”
 
昭华答:“我爸爸说,上甘岭一仗,四十五师死了5000多人哪,每当想起他们,父亲心里都格外沉痛。他说,自己是幸存者,为牺牲的烈士立传,是幸存者大于天的责任。面对死者,我们官再大,也微不足道了。”
 
为十五军写书,为上甘岭英烈立传,是聂济峰将军一生的夙愿。
 
1984年,十五军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失踪”33年后,在四川岳池县被找到了。聂济峰由此又受领了秦基伟军长提出的为柴云振写书的任务。
 
柴云振是十五军四十五师的兵,与聂济峰很熟,每次来京都来看望聂济峰。
 
1991年冬天,柴云振又来北京,聂济峰闻之立即前往补充采访。
 
那天女儿昭华劝他:“爸,你有心脏病,外面下雪了,等天晴了去不行吗?”
 
聂济峰说:“柴云振难得来北京,每次来都不愿住长,怕住宾馆浪费国家的钱。我要抓紧时间找他聊聊。”
 
昭华言此眼圈已红了。她说,那时爸爸已78岁了,又患有心脏病,仍执意前往采访。不久便患心衰住院,两个月后(1992年2月1日)因心梗逝世。
 
聂济峰晚年曾言,自己这一生有两个坑还没有填好,一个是上甘岭大战的书,一个是战斗英雄柴云振的书。聂济峰在病危、弥留之际,还在询问《上甘岭大战》的写作进展情况。可惜他没能看到《上甘岭大战》的出版,也没有看到他自己口述的《夜话上甘岭》出版。但幸运的是他留下了十五盘亲临上甘岭战役口述实录的15盘录音磁带。
 
聂济峰将军逝世后,他的女婿、昭华的丈夫李韧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将军的口述录音整理编撰成《夜话上甘岭》书稿。而不幸的是,此时李韧却因患癌症而英年早逝,留下了一部未完的遗作。
 
昭华回忆,我爱人李韧走前跟我交代,父亲的书还没有完成出版,要我继续完成它。昭华由此由一位医生转行学习写作,退休后孤身一人,带着父亲和丈夫的遗作,多次到十五军补充采访。
 
2010年10月,凝聚着两代三人接力撰著的《夜话上甘岭》,终于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了。
 
笔者采访昭华时,她举着父亲留下的写有上甘岭英雄名字的《中国地图册》对笔者说:“为了完成父亲一生的遗愿,我的第二本书也正在进行中,它将详细叙述父亲在地图上留下的柴云振、黄继光、邱少云等五十多位战斗英雄的故事。”
 
(吴东峰著,原创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梅
 
图 | 吴东峰私藏 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