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胡奇才将军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长一米宽一米半的《塔山阻击要图》。图上的红、蓝箭头把这场战役的进程标明得清清楚楚。这幅图绘制的时间是1949年9月28日,也就是说在塔山阻击战后一年,因此是一份十分珍贵而又权威的历史文献。
 
更为难得的是,在这张图的左下角还详细记载了塔山阻击战的情况说明:
 
一、我军阵地及兵力区分
 
塔山村至白台山七号阵地为我四纵12D、34R、36R、35R固守。塔山以东铁路桥头堡、打鱼岛、高家滩到西海口线,为我10D、28R、29R、30R轮番坚守。11D位于潘家屯、张家屯、王善屯,作为第二梯队,31R32R亦参加白台山作战。纵队炮团野榴共十三门,及各师山炮营分布于阵地纵深。白台山以西至红螺山系友邻11纵部队。
 
二、此次林、罗给我纵命令坚决挡住锦西胡芦岛援敌,死守阵地,大量杀伤敌人,保障锦州的主力攻取锦州的胜利。
 
三、敌人(蒋匪)图解锦之围曾集驻锦西葫芦岛54A之第8D、198D、62D、57D及前后由关内调来62A之151D、157D、独95D、67D,92A之103B、新2B,共十三个师兵力,在海空掩护下,于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连续多次向我铁道桥头堡、塔山、白台山,采用密集地形,有重点攻击,但结果不得前进一步。
 
我胜利完成保障主力攻取锦州阻击战任务,并歼敌两个营,我伤2367、亡787,共3154。
 
从这段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重要的史实,一是我塔山守备力量只有1个纵队3个师,而敌人进攻的力量则是13个师,加海、空军;二是战斗的结果是我伤亡仅3000多人,而敌人被歼2个整营(据说仅抛尸在塔山就有6000多人,当时尚未统计出来)。
 
如此悬殊的兵力,却得到相反悬殊的伤亡,因此有关军事专家认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守住塔山,为攻锦夺得了时间,而且在于我军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这在世界阻击战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奇观。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塔山的地形。
 
塔山,既无塔,也无山,是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东邻渤海,西靠红螺山。前后左右是一片十多公里宽的起伏地带。一条公路从塔山村正中穿过,北距锦州外围不到20公里,南距锦西蒋军前沿只100米左右。南面大东山、小东山、影碑山一线高地,蒋军早已筑有坚固的工事,而地势低下的塔山,完全在蒋军炮火的射程之内。
 
胡奇才将军说:“塔山阻击战,对于东北战场这个全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这样的地形上阻击,对于我们四纵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后退是平原,前进太近敌,中间只有一条狭长地带,无山可据,无险可守。战争年代,我们把打进攻仗叫吃肉,打防御仗叫啃骨头。塔山阻击仗,就是一场光啃骨头不吃肉的防御仗。”
 
根据这一地形,胡奇才将军和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一起研究,决定在东起西海口,西到白台山一线十多公里宽的正面上组织防御,以主要兵力、火力守铁路桥头、塔山村、白台山和高桥地区,与右侧之十一纵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敌人。他们还决定在兵力部署上,以1个师和1个营为第一梯队,以另两个师为二梯队,采用纵深的梯次配备,并强调守备部队必须掌握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兵力为预备队,以实施连续的反冲锋,挫败有海、空军配合,兵力3倍于自己的蒋军。
 
胡奇才将军继续回忆: “选择地形时,我们特别重视塔山村的守备。部队到达那天,我即到塔山村观察地形,发现塔山村地形很低,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部队白天几乎无法活动,当时十二师在塔山村放了一个连的兵力,而把主力放在塔山村后面的小山丘上。
 
”次日天明,我和李泽福参谋长再次到塔山村后的小山丘上察看地形,觉得守塔山村比守这个小山丘有利。因为村后这个小山丘很孤单,如果塔山村失守,敌人不用攻山,便可绕过小山丘往锦州。而守塔山村却有很大好处:塔山虽然地势较低,好像敌人脚下的一块阵地,但它与敌之间有条20米宽的饮马河相隔,便于我发挥火力,迟滞敌人进攻,同时它又控制了公路(公路从村中穿过),并直接威胁着铁路。”
 
胡奇才说:“敌人如不打下塔山村,大部队就无法通过,无法展开。因此塔山村在整个防御体系中就像门闩一样锁住敌人,成为防御的核心。它是敌人救援锦州道路上的眼中钉。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部署,派一个最强的营守塔山村。”
 
11日拂晓,敌3个师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向我四纵的防御阵地发起冲击,激战一天,敌伤亡千余人,败下阵来。
 
次日,敌人的进攻便形成了重点,猛攻塔山地区的中心——塔山村,又被我军击退。
13日,敌人的重点仍然是塔山村。号称“赵子龙师”的独九十五师打头阵,集中两个军采取两翼突破的战法,猛烈进攻塔山村。这一天,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四纵队政委莫文骅称13日是“敌人投入兵力最多,火力最猛,进攻最凶的一天,也是对塔山存亡有决定意义的一天。”
 
14日,东野向锦州发起总攻击。敌东进兵团以4个师再攻塔山,“虽不顾一切,仍一无所进。”
 
15日,侯镜如集中了5个师轮番攻击。当天下午,锦州方向炮声沉寂,东进兵团无心也无力再攻了。
 
国民党此次攻塔山,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各军、师长均能奋不顾身,亲临最前线指挥”,海、空军也能配合。然而,在四纵阵地面前,敌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蒋介石乘飞机在塔山上空也无可奈何地叹息:“真没有料到,3个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
 
战后,被部下称为“很少理人”的林彪,专门邀请胡奇才将军做客,请他说说塔山阻击战的体会。林彪说:
 
“这一仗,你们把那个营放在塔山村按得好,就像一个钉子一样!”
 
 
电影《大决战· 辽沈战役》中有这么一个镜头:打锦州的总攻命令下达前,塔山9次易手,刘亚楼提议总攻推迟。林彪慢慢地吃着黄豆,一言不发。刘亚楼拿起电话,正要下达总攻推迟命令,林彪切断电话,用动作代替语言:总攻开始!
 
塔山再度告急,刘亚楼再次报告,林彪掏出一袋黄豆,抓起一把,看着黄豆一粒粒落入袋内,没有吃,果断地说:“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
 
 
胡奇才将军告诉记者:“没错,这是林彪的原话。在塔山阻击战中,我们原来准备以一万人的伤亡代价来守塔山,当时下面都写了血书。林彪还派了作战处长苏静来督战。同时又把总预备队调上来,准备伤亡太大时接替我们战斗。”
 
“那么塔山阻击战伤亡情况怎么样?”
 
“我伤2367人,亡787人,共3154人。敌人在我阵地前就抛尸6000多具。”
 
“为什么我们的伤亡比预想的要小得多?”
 
胡奇才将军陷入了沉思:“我们除了用最强的连、营、团坚守阵地,同时不断组织步、炮协同下的反冲击,积极防御,大量杀伤敌人。我军在阵地前沿消极死守不行,反冲击远了也不行。不反击,敌人会把工事筑到我们工事前,一下子就可以冲进阵地。冲击远了回不来,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所以我们每天用望远镜盯住敌人的动态,命令有关团、营和炮兵适时组织反击,把敌人推出1000米以外,尔后晚上再派班或组,在敌人的来路上埋设地雷,便于我及早发现敌人进攻。”
  
“此次战斗中,纵队炮兵团和师、团的炮兵营、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炮兵事先测定了各种目标,只要步兵提出要求,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支援。炮兵支援步兵,重点是打敌人的第二梯队,把第二梯队拦阻或打掉,进攻的敌人就没有后劲了。
 
“作为指挥员要脑活腿勤,边打边调整。二十八团守铁路桥头堡,地形开阔,伤亡较大,我们及时令三十团换上。三十团打了一天,又令二十九团接替。这样虽然桥头堡几度出现丢失的危险,都没有被敌人夺去。”
 
......
 
看着地图,听着老将军的介绍,我想:这张地图固然珍贵,但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斗经验更珍贵。
 
据说在国外,有关机构为了研究某一场战斗,几乎找遍了所有参战人员,口述笔记,建立档案。可惜,我们现在很少有人重视这些了。
 
 
“一场战争的胜负,还取决于参战士兵的勇气、决心和牺牲精神。在极其危急的关头,天生具有无畏气概的人只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勇气的产生要靠纪律和觉悟。塔山阻击战前,我们部队进行了‘两忆三查’的新式整军运动,指战员的政治觉悟空前高涨,他们在自己的潜意识中都打下了这样的烙印:在最后的关头,宁可一死,也不临阵退缩,受人耻笑。”
 
随着胡奇才将军的回忆,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气壮山河的画面:
 
——整整六昼夜,不下10万发炮弹和难以数计的子弹,在弹丸之地的塔山穿梭、飞落、碰撞。房子炸飞了,树干削断了,整片整片的高粱“刷刷”地倒下,连一根完整的高粱秸也没有了。
 
——铁路边的桥头堡阵地,前沿只能展开一个排的兵力。一个排打光了,再增援一个排。打光了,再增援。一个团2700多人,两天下来,只剩下175人。 
 
——二十八团一营二连指导员程远茂,带一个加强排,坚守6个碉堡和500米的战壕,打退敌人8次集团冲锋,50多人最后只剩下了7人。撤出阵地后,7个人还能走能跳,能吃能睡,就是傻乎乎的,因为耳朵都被震聋了,什么也听不见。  
 
——二十八团五连指战员同敌人面对面拼刺刀10余次,然后把敌人的尸体垒成掩体,保住了阵地,而我方100多名战士长眠于塔山。
 
——我守备7号阵地的三十六团五连在我方炮火的有力支援下,打退敌人多次集团冲锋。这个阵地打到最后只剩下连长焦连九一人,耳朵震聋了,眼睛、鼻子鲜血淋淋。增援部队上来后,他还在大喊大叫:冲啊!打呀!
 
——三十五团两位战士在一次反冲击时,一个双眼被炸瞎,一个双腿被打断。奇迹便由此而出现:没有眼睛的背着没有腿的,两个残疾人的联合体各取所需,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
 
......
 
塔山,无塔也无山。
 
四纵,就是塔,就是山。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梅
图 | 吴东峰私藏  部分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