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5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政工会于广州召开。
23日上午,毛泽东主席接见与会代表,见一将军鹰鼻蓝眼,面貌迥异,不类汉人,遂驻足,握手,问:“你是新五军的吧?”
 
其旁一将军介绍:“他叫曹达诺夫,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维吾尔族人。”
 
毛泽东甚喜,指曹达诺夫说:“你是新中国第一代维吾尔族将军。”
 
2001年12月16日,笔者访曹达诺夫将军于广州珠江宾馆,正是当年将军接受毛泽东接见的地方。将军拿出当年接见的珍贵照片,与笔者细述其情其景,仍激动不已。
 
 
此前的1955年9月,曹达诺夫将军入京参加总参动员部兵役动员会议,宿京西宾馆。9月30日,将军突然接总干部部通知:下午四点钟至中南海怀仁堂开会。
 
将军问开什么会?无有一人说清楚者。
 
下午三点半,将军等被一辆面包车送至怀仁堂。下车后,曹达诺夫将军被引领进一屋。
 
一位年轻女服务员笑盈盈而至,指将军胸前解放军臂章,说:“把它取下。”
 
将军不解,取臂章。
 
又说:“把衣服脱了。”
 
将军甚奇,脱衣服。
 
又说:“把裤子脱了。”
 
将军大惑,呆如木鸡。
 
女服务员笑笑,指靠墙边的一只紫红色的木箱说:“首长,请把这套礼服换上,才能进去参加会议。”
 
将军释然,好奇问:“这是什么衣服啊?”
 
女服务员笑答:“你自己看。”
 
曹达诺夫将军打开箱盖,眼前一亮。一套璀璨耀眼的将军礼服赫然居中,蓝莹莹者,领边、袖头、裤中均镶花边饰条之上下礼服也;红丹丹者,大沿帽配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也;黄灿灿者,一个“豆”的少将领花和金丝肩章也。
 
曹达诺夫忆此格外兴奋。是日,将军穿上崭新的少将礼服,参加了我军最高规格的授衔仪式。将军回忆,那天授衔授勋大会上,毛泽东为元帅、大将授衔,周恩来总理主持大会。
 
“我们这批有幸参加者见证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曹达诺夫又补充道:“会后看梅兰芳唱京戏,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那一招一式确实好看!”
 
将军是年35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5年授衔之少将中最年轻者。
 
 
2002年7月31日和8月9日,笔者与广东新闻界同仁吴江、苏毅等赴新疆观光学习,有幸在乌鲁木齐两次家访曹达诺夫将军。曹达诺夫将军见笔者,第一句话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将军宅花果飘香,喜气洋洋。曹达诺夫偕夫人盛装出迎,会客厅桌面上早已堆满了哈密瓜、葡萄、奶酪,及各种干果,五颜六色,格外诱人。
 
 
将军对新疆风物如数家珍。
 
他说,“克拉玛依”译言是“黑色的油山”,“乌鲁木齐”译言是“优美的牧场”,“马扎”是坟墓,“巴扎”是市场,某某斯坦就是“某某草原”。
 
又说:“苏联人吃饭眼睛饱,汉族人吃饭嘴巴饱,维族人吃饭肚皮饱。”意为苏联人吃的东西讲究好看,汉族人吃的东西讲究味道,维族人吃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讲究营养。
又说,新疆之戈壁与酒泉以西之戈壁不同。前者为碎石块堆积,由山岩崩塌而来;后者为鹅卵石堆积,由洪水冲刷而来。
 
又说,长于雪线以上为真雪莲,长于雪线以下为假雪莲。将军言,雪莲其生必成双成对,雄者大,雌者小。不同根亦不并生,相距一丈以上,见其一,必可得其二。雪莲有耳,稍有动静,便缩入雪中,即便挖雪三尺,亦不得也。
 
1947年3月,曹达诺夫将军率部穿越克拉玛依沙漠。某日中午,见沙漠中有一片黑沼泽地,寸草不生。下车视之:正中有一块“咕嘟咕嘟”直冒黑泥水,约三米见方。将军诧异,问当地人后才知道:“这个黑泉叫克拉玛依(黑油),可以润滑马车轴。”
 
将军谈此尤为兴奋:“你们一定要去看看。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大油田了!”
 
地大物博的新疆,是曹达诺夫将军的挚爱,也是他的骄傲。
 
 
 
曹达诺夫将军1920年12月出生于新疆伊宁,童年于阿拉木图其来克乡度过。故将军言:“我有两个故乡,一是中国新疆的伊宁;一是哈萨克斯坦国的其来克乡。”
 
将军父亲名尼扎木丁,出生于阿拉木图其来克乡。
 
1918年,苏联红军追击“白匪”至其来克乡,滥杀无辜,人心惶惶。尼扎木丁一家随“白匪”流亡新疆伊宁。
 
1924年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尼扎木丁偕全家回返,开铁匠铺,做小生意,生活渐富裕。
 
1929年苏联实行集体化,个体经济被消灭,尼扎木丁又携全家“偷渡”回伊宁。
 
曹达诺夫将军兄弟五人,其年最少。四位哥哥均以打铁为生,供将军一人读书。将军于乌孜别克小学读书时,凡暑假即步行至胡地亚于孜乡、克伯克于孜乡贩酸牛奶、奶酪、玉米棒子等,回伊宁走街串巷,高声叫卖。所得收入一补学费之不足,二作零花钱用。
 
将军年少聪慧勤勉,先就读伊犁中学,毕业考试时名列榜首,被包送入“高师”,而后考入新疆学院,专攻畜牧业。194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建设厅迪化南山种马场,后调回伊宁墩买利街口奶牛场当技术员。
 
曹达诺夫晚年与笔者言:“青年时代只想学技术,对政治不感兴趣。”
 
曹达诺夫将军回忆,1949年9月,将军应总政治部邀请,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同行有十三师师长伊敏诺夫,十四师师长依不拉因拜。入京乘小飞机,途中要在哈密、酒泉、兰州、西安、太原先后加油。
 
经西安时,彭德怀、习仲勋、甘泗淇等西北局领导设宴欢迎。
 
宴中,彭德怀元帅言,中国人很聪明,会做各种各样的菜,光是一种鸭舌头就能做出好几种菜。哪个国家都做不了中国菜。
 
彭总又言,中国人把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吃上,如果用在科学文化上,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落后。
 
将军感慨说:“彭老总这番话,看得深,有水平,至今仍印象深刻。”
 
 
 
曹达诺夫将军能歌善舞,年轻时常至电台演播维吾尔族歌曲。《小小的黑眼睛》《加乃》《黑眼睛的姑娘》《我的柳条腰》《绸纱巾戴在你头上》《阿那尔汗》等维吾尔民歌,均为将军拿手好戏。花甲之年常于社交场合一展歌喉,音色圆润,朗朗如中年男子。
 
将军亦善舞,跳踢踏舞如旋风,跳马刀舞似霹雳,观者无不热血奔涌。
 
曹达诺夫将军七岁上马背,精骑术。持缰挥鞭,往来“嗒嗒”。及长,上山、下山、越沟、跳栏,奔腾自如,于马上挥刀斩木,持枪射物,无不中也。
 
将军下部队喜以马代车。六十高龄,常偕夫人骑马散步,越野上山,单手挽缰,双马驰骋,飞奔如履平地,路人皆驻足相看。
 
1959年春,将军至阿尔泰骑兵团下连当兵。团领导请将军选马,将军至马厩转一圈,指一铁青马,说:“就要它!”团领导十分惊奇:“首长好眼力。此马原为乌斯满土匪之子谢里曼之坐骑,尤善爬山,绝不打前失。”
 
团领导问将军:“这是阿尔泰本地马,不是良种马,为何选它?”
 
将军用手抚摸着马脖子,答道:“你看它,胸部宽,鼻孔大。胸部宽则肺活量大,鼻孔大则呼吸畅快。”又说:“这种马向高处走不存在氧气不足之困难。”
 
曹达诺夫将军喜钻研畜牧业,于伊宁墩买利街口奶牛场当技术员时,以善骟公羊和母羊人工授精术而闻名乡里。
 
将军言,畜牧业为新疆经济发展之主业。其时新疆种羊来自俄国。改良之羊,最好者交配至第四代,第一代的尚余长毛甚多,第二代渐少,第三代几全无,第四代则与原种羊完全一致。其繁殖之法,全靠人工注精,每只雄羊可繁殖四百头,较天然交配多十倍,改良之速率极快。
 
将军很肯定地说,如不发生“伊宁暴动”,一两年内,可将全疆之羊,一律改良。
 
将军言此仍感到无比遗憾。
 
 
1944年冬,新疆爆发“伊宁暴动”。伊宁游击队、尼勒克游击队、绥定游击队聚数千人,与国民党伊宁守军激战五昼夜,克之。是时,曹达诺夫将军以游击队员身份参加了“伊宁暴动”。
 
将军言其参加革命的原因为:一是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二是受当时新疆学院进步人士的影响;三是对国民党盛世才大汉族主义反动统治的不满。
 
“伊宁暴动”中,曹达诺夫将军奉命攻打飞机场。其时,冰天雪地,将军与三名游击队员匍匐前进,忽闻“轰”的一声巨响,遂觉左大腿热呼呼的。将军脱毡靴视之,一弹片深嵌大腿肌肉,始鲜血如注,即刻便结成血冰。后将军历任独立团排长、连长、营长和参谋部首长。
 
曹达诺夫将军言,1945年4月8日,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尔泰)成立民族军,约有3万余人。民族军中骨干多为苏联人。如民族军总指挥帕利诺夫将军,白俄罗斯人,苏联十月革命前曾任沙皇俄国驻伊犁领事馆骑兵连连长,后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返苏。又如将军首任营长沙塔洛夫少校,苏联乌兹别克人,曾参加过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之战斗。又如团长莫古特洛夫,俄罗斯人,十月革命后从苏联到伊犁,解放后回苏联。
 
“伊宁暴动”后某日,曹达诺夫将军随部队行军于戈壁滩,天气酷热,口干舌燥。至五台时,见一池碧水,大喜,饮之,略有臭味。当夜即高烧,出汗,拉稀。后幸遇两位苏联人,检查将军病情后,说是得了“斑疹伤寒”,当晚为将军打了两针。次日,将军醒来,烧已退,身体渐康复。
 
曹达诺夫将军言:“两位苏联人,一位名叫克力莫夫,另一位叫哈西莫夫。他们从苏联来中国乌苏县建医疗站。幸亏遇到他们,不然命就没了。”
 
 
1949年12月2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疆民族军改编为第五军,军长列思肯、政委顿星云、副军长兼参谋长马尔果夫、副政委曹达诺夫·扎依尔。
 
第五军下辖两个师,第十三师师长伊敏诺夫、第十四师长依不拉因拜。
 
曹达诺夫回忆,1955年解放军授衔的新疆少数民族将军有中将一人,即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少将计有四人,他们是: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塔塔尔族;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维吾尔族;
 
祖农·太也夫,维吾尔族;
 
曹达诺夫·扎依尔,维吾尔族。
 
曹达诺夫将军言,建国初期,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甚多,职务也高,但因种种原因留存甚少。
 
1949年8月,邓力群至新疆,代表毛主席、党中央邀请“三区”代表赴北平参加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22日,新疆“三区”代表阿合买提江、依斯哈克拜克、阿巴素夫、达列里汗及罗志等乘飞机绕道苏联去北平,不幸途中飞机失事,全体罹难。
 
毛泽东获悉噩耗,发唁电曰:“阿合买提江为首的五位同志,生前为新疆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后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值得全国人民永远纪念的。”
 
 
曹达诺夫将军回忆言,阿合买提江为“三区”临时政府军事部部长,伊斯哈克伯克为民族军总指挥、阿巴素夫为民族军政治部主任。此三人若在世,其地位均高于赛福鼎·艾则孜。
 
 
1945年,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凡流亡国外的苏联人,依照新宪法均可返回苏联入籍。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军长列思肯,白俄罗斯贵族,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新疆,参加革命后组织领导了“伊宁暴动”。1951年回苏联,后下落不明。
 
1962年4月至5月,新疆发生“伊犁事件”。因苏联驻伊犁领事馆挑唆,上万边民聚众闹事,并纷纷外逃,其势汹汹不可挡。
 
曹达诺夫将军奉命率工作组星夜赴伊宁,有人建议出兵弹压,将军则认为此为下策。遂召集少数民族头领、统战人员、宗教人士言明事件性质、利害和后果,众闻言服之,纷纷回乡说服边民,“伊犁事件”平息。
 
有报道称,曹达诺夫将军在“伊犁事件”中“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工作组赴伊犁、塔城地区开展工作。”“由于他的出色工作,有力地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确保了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受到了中央军委高度赞扬。”
 
但遗憾的是,新疆军区四位少数民族干部中,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的马尔果夫和祖农,于“伊犁事件”后回苏联。买买提伊敏曾任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1975年去世。
 
 
首批授衔的新疆少数民族少将中如今仅余将军一人也。
 
 
2007年8月15日,曹达诺夫将军因病于新疆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7岁。
 
共和国建立后,将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副政委、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
 
1985年,曹达诺夫将军退居二线,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领导职务。
 
晚年,将军专心致志于《古兰经》的学习和研究。
本文资料来源于2001年12月16日,2002年7月31日、8月9日对曹达诺夫的采访,及曹达诺夫著《难忘的历程》(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军的革命历程》(解放军出版社)。
本文原题《天山雄鹰曹达诺夫》,始发于2006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将军轶事》,略有修改,即增加部分原采访内容。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  梅
图 | 吴东峰私藏  部分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