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硬六连”的民主生活会
这个连队的特点是一个“硬”字:政治思想硬,军事技术硬,战斗作风硬,军政纪律硬。
不用说读者就一定能够猜到,它就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的英雄集体。
那时是1964年1月22日。

平时能过硬,战时更过硬。到了1984年,连队猛然间拉上了老山前线。一支30多年没打仗的连队能够经受得住战火考验吗?果然,他们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创造了以小的代价歼敌350余人的光辉战绩,“英雄硬六连”这个新的荣誉称号,是中央军委对它的最高褒奖。
这是我军唯一两次接受最高荣誉称号的连队。两次命名都没有离开一个“硬”字。

在“硬骨头六连”采访期间,笔者认识了许许多多新一代的硬骨头战士: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六名敌人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林祖武和英雄报话员王健;左臂被炮弹齐肩炸掉,血流如注仍以单臂操纵火箭筒直至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金德荣;全身着火继续向敌人投手雷,在烈火中永生的谢小福……
然而,更能震撼我心灵的却是这个连队正在召开的一次普通民主生活会:开始是互相批评,大家争相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接着是互相帮助,你一言,我一语,尖锐中肯,深刻全面;最后是三位重点人物作自我批评。他们是连长、指导员和一位闻名全军的战斗功臣。
自我批评的内容说出来也许读者难以相信,但在这次会议上却显得那么严峻和重大。因为叫一位战士在星期天帮自己抓了20几只青蛙和带了一小碗猪饲料(豆饼)给岳父喂鸟,连长张利民检查了自己以权谋私的思想作风。由于一位战士擅自离队一天,指导员范洪庆检讨了政治思想工作的责任心问题。因为事先这位战士曾找指导员谈心,而当时他忙于其他而忽略了这件事。战斗功臣、高位截肢的展亚平就外出演讲,顺便托有关单位帮家乡买了几台电冰箱,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在荣誉面前产生的以功臣自居的思想苗头……

“硬骨头六连”指导员范洪庆告诉我:“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连队和兄弟连队一起,在西北战场上创造了以诉苦和三查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赞扬。这个活动的形式虽然已经过时了,但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现在仍然需要。党的民主生活会我们连队每年举行一次。在这样的生活会上,意见再尖锐,批评再严厉,你也会感到亲切。因为你的灵魂被净化,思想在升华。”
“老虎团”士兵的回答
我为谁扛起枪?我为谁来打仗?
为了你,为了他,为了人民得解放……

半个世纪前曾经风靡全军的这首歌曲在当代军营里已经听不到了。八十年代士兵的入伍动机是否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呢?
在南京军区某部“老虎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下面几位战士的自述颇有代表性:
“我在家是木工,一年收入1000多元。家乡征兵时,我在宁波干活。父亲特意赶来告诉我,于是我就来了。为什么?一是保卫祖国,人人有责。二是部队培养两用人才,木工吃香,在部队见识多,提高快。入伍时,我还带了一套木工工具呢!”(战士徐苗宏,浙江余姚人,1984年入伍)
“我父亲是企业局干部,妈妈在县人民政府当秘书。我家不愁吃,不愁穿,连衣服也不会洗。由于功课不好,大学没考上。妈妈说,看来老待在家里没出息,到部队锻炼锻炼有好处。当然保卫祖国的道理我也懂,但主要还是妈妈起了作用。”(战士刘毅,湖北公安人,1986年入伍)
“要问我为什么入伍?保卫祖国,光荣!我们家乡是开放地区,挣钱很容易。但我觉得当兵还是有好处,一可以锻炼自己,将来的社会竞争很厉害,部队锻炼人;二是金山银山也会吃光,光荣人家这块牌却可以世世代代往下传。”(战士张纪平,福建南平市人,1985年入伍)
“那时入伍动机是朦朦胧胧的,谈不上有明确的光荣感,到部队或许更能经受风浪考验,对于一个刚出校门涉世不深的青年来说,真正的动机或许只想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当然也有电影、电视人物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朦胧的荣誉感。”(战士刘长春,安徽淮南市人,1984年入伍)
……
从我们对100名战士的调查情况表明:保卫祖国和个人成才相结合是当代军人入伍动机的主流。
一位从这支部队出来的老将军说:“战争岁月里,老虎团组建时,我们的士兵多数是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拿起枪杆的。如果说这是一种阶级觉悟的体现,那么现在的战士是在舍弃了比较富裕的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应征入伍的,这更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梅
图 | 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