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章节导读
◆ 彭大将军临危受命 四路劲旅并进入朝
◆ 人民军误报“黑人团” 彭德怀怒骂“梁大牙”
◆ 梁兴初雪耻打德川 张魁印闯关出奇兵
◆ 雪地飞兵三所里 火海英魂松骨峰
◆ 彭德怀嘉奖“万岁军” 毛泽东笑谈“纸老虎”
 
狮子统帅的绵羊军队总要比绵羊统帅的狮子军队强。——(法)拿破仑
 
感谢梁兴初之子梁晓源授权提供本文部分照片。
 
彭大将军临危受命 四路劲旅并进入朝
 
秋风送爽,金菊飘香。
 
1950年10月4日,中南海颐年堂。
 
虽然建国一周年的盛大庆典已过,但整个北京城乃至全中国仍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彩旗飘扬,标语满墙,人人喜气洋洋……
 
而这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气氛却迥然不同。
 
毛泽东主席脸上阴沉沉的,正在一支又一支不停地抽烟。其他政治局成员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同志也都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他们正在为朝鲜半岛局势忐忑不安,并试图找出扭转这一局势的方案。
 
三个月前,朝鲜战争爆发了。
 
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空海部队以联合国名义纠合十几个国家出兵朝鲜,并派美国第7舰队侵入中国领海台湾海峡。
 
前不久,也就是9月15日,联合国军一支海军陆战队在北朝鲜战线后面的仁川登陆,同时从朝鲜半岛东南端的釜山防御线发起进攻。
 
随着联合国向北推进,斯大林通知北京,金日成将军不得不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流亡政府。
 
……
 
朝鲜半岛的危难局势,牵动着共和国领袖们的心:中国政府是袖手旁观呢还是出兵支援?
 
据事后披露:当时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并非完全一致。
 
一是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其理由是:我们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治愈;土地改革尚未完成;国内土匪、特务还没有彻底肃清;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尚不充分;部分军民存在着厌战情绪等……
 
另一种看法是主张积极出兵援助朝鲜。理由是: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支援朝鲜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也和中国人民切身利益密切关联。
 
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一位迟到者,默默地坐在一角。
 
他是彭德怀。
 
 
彭德怀是中国军队的主要统帅之一,在后来的十大元帅授衔时。他名列第二,仅次于朱德总司令。早在红军时期,他就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他率领的红三军团和林彪的红一军团成为毛泽东的左膀右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始终镇守延安,是当时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直接指挥者。毛泽东主席十分欣赏手下的这员战将,曾有诗赞曰:
 
“谁敢立马横刀,唯我彭大将军!”
 
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大将军是作为特邀代表被紧急应召入京的。当时这位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正在西安忙于制定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蓝图。10月4日下午,刚下飞机的彭德怀带着西北建设规划草图走进颐年堂会议室时,才发现自己正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的抉择。
 
四天后,毛泽东主席就发布了命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彭德怀愕然了。
 
虽然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已经知道了中央对出兵朝鲜的最后决定;虽然那次会议后毛泽东曾找他个别谈过话,提出了由他挂帅出征的初步意见;但当他真的接到白纸黑字的命令时,还是感到思想准备不足。
 
他并不是对出兵朝鲜没有思想准备,而是对自己担此大任没有思想准备。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一直十分关注发生在祖国家门口的这场战事,并及时表明了自己的鲜明立场。在西北局一次讨论国际形势会议上,他曾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怕什么。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胜利晚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和台湾,它要发动战争,随时可以找到借口,我们搞建设也不安稳!”
 
当时,彭德怀认为,林彪是统帅出兵朝鲜的最佳人选:一、林彪年轻能干,指挥打仗有一套。尤其是三大战役,他打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从军事角度上讲完全可以胜任;二、朝鲜和东北相邻、气候、地理、人文条件大体相同。而林彪指挥的四野部队在东北战场打过四年仗,对那里的情况完全能够适应。
 
同时,他也注意到,毛主席和党中央也是这么考虑的。早在7月,中央军委就作出了急调十三兵团开赴东北,加强东北防务的决定。十三兵团正是林彪四野的主力。
 
然而,他没有想到,在这关键时刻,林彪病了,他向主席请假到苏联治病了。由此,彭德怀临危受命。
 
 
彭德怀后来回忆说,自己对受命率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思想准备还不到五天。10月4日上午,北京派飞机到西安接他时,他还以为中央召集各大区负责人讨论制定三年经济建设计划。到北京后,邓小平去看他,才知道讨论抗美援朝问题。
 
10月8日,彭德怀带着毛泽东刚签发的命令,大步走向飞往沈阳的飞机。这时,他才想起让秘书给他爱人浦安修发个电报,但飞机已经发动了。
 
急匆匆,一切都是急匆匆。
 
10月9日上午,在沈阳东北军区第三招待所会议室,彭德怀召集了入朝参战部队军以上干部会议。彭大将军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来和同志们见面,马不停蹄,仓促上阵!你们这支部队,是四野的主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我没有直接指挥过你们,不一定能指挥得好呀!” 
 
10月11日,彭德怀抵达安东,听取了十三兵团领导关于战争形势和预测报告。他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四个军一齐入朝的电报。
 
10月13日,彭德怀和高岗匆匆乘飞机赶回北京,讨论苏联不出空军,我军单独入朝问题,并与毛泽东主席重新研究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
 
10月15日,彭德怀从北京飞回安东。次日,主持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会议。
 
10月18日,毛泽东主席来电请彭德怀、高岗到北京再商淡一次。晚9时多,中央下发了19日晚渡江入朝的正式命令。
 
10月19日,彭德怀从北京飞回安东,传达了军委和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并就各部队的入朝时间作了最后安排。
 
这天夜晚,冷雨霏霏,寒风嗖嗖,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的四个军齐头并进,跨过鸭绿江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四路大军分别为:由温玉成将军率领的第40军由安东过江,向宁边、球场、宁远地区运动;由吴信泉将军率领的第39军从长甸河口过江,向龟城、泰川地区前进;由吴瑞林将军率领的第42军,梁兴初将军率领的第38军由辑安渡江,向礼仓里、五老里地区运动。
 
 
——————  未完待续 ——————
 
(本文刊于1995年10月成都出版社出版的《东野名将》,欢迎分享,并注明公众号地址,谢绝断章引用)
 
文 | 吴东峰     编校 | 杨嘉敏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话题:



0

推荐

吴东峰

吴东峰

1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军旅作家。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平、陈士榘、陈锡联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作有《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吳东峰军事书屋。

文章